1、在棉铃虫发育的各个时期,如卵、幼虫、蛹和成虫体内,也都有表达.
2、结果显示不同抗胆碱酯酶剂的诱导作用不同,导致棉铃虫对不同杀虫药剂敏感度的变化存在差异。
3、本文提出适合江西棉区推广应用的棉铃虫综合治理措施,包括种植抗虫棉、农业防治、化学防治等.
4、略带灰色的象鼻虫,在棉铃上产卵以破坏棉花.
5、报道了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的初试结果.
6、透射电镜观察表明,棉铃虫触角上起嗅觉作用的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均由表皮壁、鞘细胞、感受器淋巴液和感觉神经细胞树突等结构组成。
7、该棉还对棉铃虫、红铃虫等具有抗性,每亩可为棉农节约农药费100至200元。
8、检测表明,它对棉铃虫、红铃虫等常见的虫害具有很强的抗虫性。
9、棉铃虫幼虫取食叶片可造成孔洞或缺刻,有时咬断心叶,造成枯心;为害果穗时常把花丝吃光,并咬食幼嫩籽粒,除造成直接产量损失外,还可加重穗腐病发生。
10、胡蜂是马尾松毛虫、棉铃虫、红铃虫等多种农林害虫的天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