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后弃官散财,间行至陶(今山东定陶西北),逐什一之利,复赀累千万,自号陶朱公。
2、在那个时代,贩贱卖贵,逐什一之利,被官宦一族视为下贱的品行。
3、从事于此者,有锥刀什一之利,而无怡情适性之用矣。
4、这种起早贪黑、早出晚归的买卖,不过逐什一之利,能赚几个小钱呢?他经营的买卖,都是些横跨列国、纵历春秋的大项目,一本万利、微资暴利。
5、古时候,商品经济不发达,古风犹存,商人们只追求十分之一的利润,所谓“逐什一之利”。
什一:十分之一。泛指商人得到的利润。
以十搏一的利润。泛指商人所得的利润。
引《文选·杨恽·报孙会宗书》:「恽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,逐什一之利,此贾竖之事、污辱之处,恽亲行之。」
《东周列国志·第九〇回》:「季子不治耕获,力工商,求什一之利。」
什 [ shí ] 1. 十(多用于分数或倍数)。 如 什百(十倍和百)。什一(十分之一)。什袭珍藏(形容极其珍重地收藏物品)。 2. 各种的,各样的。 如 什锦(各种各样东西凑成的食品)。什物。 3. 诗篇。 如 篇什。雅什。 什 [ shén ] 1. 〔~么〕a.代词,表示疑问,如“~~人?”b.代词,指不确定的事物,如“没~~问题”(“assorted么”均读轻声)。
一 [ yī ] 1.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 2. 纯;专。 如 专一。一心一意。 3. 全;满。 如 一生。一地水。 4. 相同。 如 一样。颜色不一。 5. 另外的。 如 蟋蟀一名促织。 6. 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。 如 算一算。试一试。 7. 乃;竞。 如 一至于此。 8. 部分联成整体。 如 统一。整齐划一。 9. 或者。 如 一胜一负。 10. 初次。 如 一见如故。 11.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
之 [ zhī ] 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 如 赤子之心。 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 如 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 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。 如 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 如 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 5. 代词,这,那。 如 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 6. 虚用,无所指。 如 久而久之。 7. 往,到。 如 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利 [ lì ] 1. 好处,与“害”“弊”相对。 如 利弊。利害。利益。利令智昏。兴利除弊。 2. 使顺利、得到好处。 如 利己。利用厚生(充分发挥物的作用,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)。 3. 与愿望相符合。 如 吉利。顺利。 4. 刀口快,针尖锐,与“钝”相对。 如 利刃。利刀。利剑。利落。利口巧辩。 5. 从事生产、交易、货款、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。 如 利息。利率(lǜ)。一本万利。 6. 姓。
1、后弃官散财,间行至陶(今山东定陶西北),逐什一之利,复赀累千万,自号陶朱公。
2、在那个时代,贩贱卖贵,逐什一之利,被官宦一族视为下贱的品行。
3、从事于此者,有锥刀什一之利,而无怡情适性之用矣。
4、这种起早贪黑、早出晚归的买卖,不过逐什一之利,能赚几个小钱呢?他经营的买卖,都是些横跨列国、纵历春秋的大项目,一本万利、微资暴利。
5、古时候,商品经济不发达,古风犹存,商人们只追求十分之一的利润,所谓“逐什一之利”。
答:什一之利的拼音是:shí yī zhī lì
点击 图标播放什一之利的发音。
答:什一之利的意思是:以十搏一的利润。泛指商人所得的利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