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描写“桑树”的词语
共 74 条词语
-
以桑树的枝条做门轴,以破瓮为窗户。语本形容清寒贫苦的居住环境。元·关汉卿元·卢挚〈沉醉东风·辞辛苦桑枢瓮牖〉曲:「辞辛苦桑枢瓮牖曲,夸荣华凤阁龙楼。」[查看详情]
-
桑树的内层根皮。白色,可入药,具有治疗水肿、咳嗽、袪痰等的功效。[查看详情]
-
桑树的第二层皮。白色。为造皮纸的上等原料。[查看详情]
-
桑树竹子之类的东西。[查看详情]
-
附生于桑树上的白藓。[查看详情]
-
三国蜀汉何祇曾梦见井中生桑,以问占于赵直,直曰:「桑非井中之物,会当移植;然桑字四十下八,君寿恐不过此。」后何祇年四十八卒,如赵直所言。典出《三国志·卷四一·蜀书·杨洪传》裴松之注引《益部耆旧传·杂部》。后比喻日薄西山,死期将至。[查看详情]
-
谓男女不依礼法的结合。[查看详情]
-
大海变成桑田,桑田变成大海。比喻世事变化巨大。[查看详情]
-
沧海变桑田,山陵变深谷,比喻世事变迁极大。[查看详情]
-
《庄子·让王》:“原宪居鲁……桑以为枢。”汉贾山《至言》:“夫布衣韦带之士,修身于内,成名于外。”桑枢,桑木的门轴。韦带,无饰的皮革腰带。后因以“桑枢韦带”形容贫家寒士。[查看详情]
-
①.争夺桑树。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初,楚边邑卑梁氏之处女与吴边邑之女争桑,二女家怒相灭,两国边邑长闻之,怒而相攻,灭吴之边邑。吴王怒,故遂伐楚,取两都而去。”后用为边境不宁的典实。②.泛指相争,不礼让。[查看详情]
-
①.桑树林。②.古乐曲名。相传为殷天子之乐。③.传说中的神名。④.古地名。相传为殷汤祈雨的地方。[查看详情]
-
用桑树根皮为原料制成的纸。质地坚韧,耐用。[查看详情]
-
寄生在桑树上的一种虫。[查看详情]
-
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:“先主少孤,与母贩履织席为业,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,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,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,或谓当出贵人。先主少时,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,言:'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。'”后因以“桑盖”指刘备。[查看详情]
-
喻防患于未然。[查看详情]
-
种植桑树的园地。[查看详情]
-
以桑枝为门,木条为枢。形容居处简陋,家境贫寒。[查看详情]
-
以桑枝为门,木条为枢。形容居处简陋,家境贫寒。[查看详情]
-
桑间,古代卫地名,为淫风流行的地方。桑间之音比喻靡靡亡国之音。参见「濮上之音」条。「间」文献异文作「闲」。[查看详情]
-
指壮志;大志。[查看详情]
-
桑树根。[查看详情]
-
田间小道和桑树之间。古时多指男女幽会之所。[查看详情]
-
喻勤于经营谋划,防患未然。[查看详情]
-
比喻晚年、年老。清·顾炎武〈与李霖瞻书〉:「而昆山从弟子严连得二孙,又令荆妻抱其一以为殇儿之后,桑榆末景,或可回三舍之戈,此间风俗,大胜东方,虽未卜居,亦有安土之怀矣。」也作「桑榆暮景」。[查看详情]
-
指描写男女情爱的诗歌。[查看详情]
-
①.桑树的根。可作中药。②.蜻蛉的别名。③.蛇名。参见“桑根蛇”。[查看详情]
-
同“桑田沧海”。[查看详情]
-
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。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,要对它表示敬意。后人用“桑梓”比喻故乡,桑梓之情应该就是“思乡之情”。[查看详情]
-
谓行桑弧蓬矢之礼以励志。蒿,蓬蒿。[查看详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