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描写“槊”的词语
共 23 条词语
-
①.古时类似双陆的一种博戏。②.唐丹阳公主下嫁薛万彻,嫌薛不聪慧,数月不与同席。唐太宗乃召高祖诸婿与薛握槊,故意皆负,因以佩刀赐之。公主喜与薛归去。见《新唐书·高祖十九女传》。后用为竞技获胜之典。[查看详情]
-
谓奋槊进击,血染征袍。形容英勇战斗。[查看详情]
-
犹矛矟。指简单兵器。[查看详情]
-
挥舞长矛。[查看详情]
-
用枣木做杆的长矛。[查看详情]
-
古代兵器。长矛。在长柄一端安有金属枪头。牟,用同“矛”。[查看详情]
-
①.亦作“斑丝矟”。②.柄上缠以杂色丝织品的长矛,一般长一丈八尺。[查看详情]
-
喻竹子。[查看详情]
-
即瓝槊。[查看详情]
-
剑和槊。泛指兵器。[查看详情]
-
挥舞长矛。[查看详情]
-
摆出矛槊等兵器。指摆开、排列阵势。也作「摆搠」。[查看详情]
-
刀和长矛。泛指兵器。[查看详情]
-
武器名。一种矛。[查看详情]
-
即长矟。[查看详情]
-
唐元稹《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》序:“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,往往横槊赋诗。”后遂以“诗槊”指诗人英雄、豪迈的气概。[查看详情]
-
闪烁着寒光的长矛。[查看详情]
-
唐代南诏兵器名。[查看详情]
-
古代在马上使用的长矛。[查看详情]
-
①.亦作“棊槊”。②.即握槊。古代博戏。相传南北朝时传入,后演变为双陆。[查看详情]
-
古代的一种博戏。[查看详情]
-
①.横持长矛。指从军或习武。②.形容气概豪迈。[查看详情]
-
见“犦矟”。[查看详情]